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外貿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在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我國進出口規模創出歷史新高。涂塑螺旋管廠家指出,隨著外貿的強勁復蘇,沉寂十年的海運市場異?;鸨?,國內多個港口出現了集裝箱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這是由于出口訂單快速轉好,國內集裝箱需求集中爆發,而海外疫情持續致全球集裝箱周轉不暢所造成的。這一次的集裝箱“瘋潮”又將給鋼材需求帶來了什么呢?
“一箱難求”現象短期內難以緩解
對于往年產能過剩的集裝箱市場為何會出現“一箱難求”,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疫情的有效控制,經濟持續恢復所帶來的外貿需求明顯增長,從而推動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持續向好,遠洋航線市場運價繼續走高,尤其是第四季度集裝箱市場量價明顯提升。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2020年11月份,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2億噸,同比增長9.0%,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417萬標箱,同比增長8.8%。而同期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我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125.02點,環比上升7.0%;反映即期市場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的11月平均值為1812.34點,環比上漲24.1%。
而且隨著西方圣誕節即將到來,中歐班列的運輸需求也持續旺盛,11月份中歐班列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中歐班列在運量明顯增長的同時,東西向運量不平衡態勢卻正在加劇,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班列平臺公司每周發送10-20列西向出口班列,但同期只有2-3列是回程進口班列,中歐班列運量不平衡也直接導致班列西向出口運輸出現缺箱情況。
進入12月份以來,港口集裝箱短缺的現象仍未緩解,據港口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2月上旬,八大樞紐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8%,較前期加快1個百分點,繼續呈現回升態勢。目前來看,集裝箱市場出現的短缺和供需失衡現象將難以在短期內得以緩解,在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集裝箱在港口的周轉速度將會繼續降低,大量集裝箱出口到海外,短時間內難以回到國內,進出口錯配將進一步加劇集裝箱市場的供不應求,這些因素都使得集裝箱持續短缺的問題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一箱難求”給鋼需帶來了什么?
今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多國都面臨外貿物流的難題,運力供需不匹配是運價上漲的直接原因,集裝箱周轉不暢等因素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12月初,商務部就明確表示將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裝箱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集裝箱制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目前來看,集裝箱制造工廠已將正常工作時間的每天8小時延長到11小時,而且自8月以來,國內集裝箱的單月產量迅速增加,單月平均同比增速維持在85%左右,11月份集裝箱產量更是創出近五年以來的新高。
集裝箱是全球標準化、規?;?、適應快速裝卸、具有足夠強度和耐久性、可長期反復使用的運輸工具,其中包括干貨/散貨集裝箱、液體貨集裝箱、冷藏集裝箱,以及一些特種專用集裝箱。集裝箱用鋼主要是鋼板,還有型鋼和焊管,通常一個標準20GP集裝箱(20英尺集裝箱),鋼材用量為1.4-1.6噸。集裝箱制造所用的熱軋卷板,大都為1.6-6毫米的熱軋薄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鋼種主要為耐候鋼,包括09CuPCrNi、Q345GNHL、SPA-H、SM490A、SS400、SS490等,其中SPA-H鋼種適用于制作集裝箱的側板和邊框等;SM490A適用于制作集裝箱立柱、門板、頂板等;SS400適用于制作集裝箱的底板、底邊框等。
近幾年由于集裝箱用鋼需求逐漸向輕量化、薄規格、高強度的方向發展,對于集裝箱用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為延長集裝箱的使用年限,降低使用成本,集裝箱用鋼材必須耐大氣和海水的腐蝕;其二,為增強箱體抗沖擊性,降低損壞程度,鋼材要有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韌性;其三,為提高集裝箱生產中鋼材的整體利用率,對集裝箱用鋼板的板形、平整度要求更高;其四,為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減輕集裝箱自重,對集裝箱板減薄厚度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國內鋼鐵生產企業已經開始努力嘗試,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熱軋部1580熱軋生產線已經成功軋制出1460mm寬度集裝箱用鋼。而本鋼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集裝箱用鋼BG550C熱軋卷板,由于其特有的輕量化、高強度和耐腐蝕性也備受中國集裝箱集團的青睞。
雖然全球95%的集裝箱都產自我國,但大而不強問題也較為突出。湖南螺旋鋼管廠家認為,著眼未來,我國應大力發展20GP、40GP國際標準集裝箱,并研發應用適應市場需求的內陸集裝箱,重點發展集裝箱專用車,加快研發多式聯運設施設備。雖然我國在高強度集裝箱鋼研發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但是由于耐大氣、海水腐蝕,薄規格集裝箱板生產難度較大,我國2.0毫米以下的集裝箱板還需依靠進口,所以這次集裝箱“瘋潮”也給集裝箱用鋼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從大體量發展轉變成高質量發展,從而化繭成蝶來完成新的蛻變,都將考驗著國內鋼鐵企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