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廢鋼比是實現碳達峰的必經路徑
電爐噸碳排放0.41噸,遠低于高爐煉鋼噸碳排放1.8噸,電爐煉鋼的增加將降低單位碳排放,是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的必經路徑。
鍍鋅螺旋管廠家據悉,社會鋼材積蓄量2020年已經超過100億噸,但已進入報廢期的社會鋼材積蓄總量20億噸左右,制約了電爐鋼的發展增速。但我國進入報廢期的社會廢鋼積蓄量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每年增加1000-2000萬噸左右,預計2025年可用于煉鋼的廢鋼供給將達到3億噸,2030年將達到3.6億噸,預計廢鋼比將進一步提升。
不同需求情景下的碳達峰路線
但廢鋼比的提升能否使得鋼鐵行業碳達峰,取決于粗鋼總需求的變化,如果總需求增加,則總碳排放量將取決于電爐煉鋼降低的碳排放量與總需求增加的碳排放量之間的博弈,我們對未來十年的終端需求進行假設,模擬了不同情景下的碳達峰路線:如果需求達峰,或者進入復合增速1%以內的低增長,則廢鋼的增加可以匹配總需求的增速,鋼鐵行業碳達峰壓力不大;但如果終端需求保持1%以上復合增長,則鋼鐵行業碳達峰壓力很大,若為了碳達峰的目標對供給端壓制,則容易引發供需失衡。
碳中和背景下的粗鋼需求將如何演繹?
廢鋼供應不能人為提速,呈自然增長的態勢,鋼鐵行業能否實現碳達峰關鍵是看需求能否達峰,那么,對于未來粗鋼總需求的判斷就至關重要。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粗鋼總需求的增速和城市化率是高度相關的,我們從美國、日本、德國、法國這幾個可比較的大國來看,這些國家粗鋼需求均是在城市化率達到72%-75%左右到達峰值的,之后見頂回落或者進入高位平臺。我國的城市化率剛剛突破60%,從國際可比較的經驗來看,我國的粗鋼需求仍有增量空間,按照每年平均1%的城鎮化率增速,粗鋼需求甚至有可能在未來十年仍然保持增量。而前述幾個發達國家粗鋼需求見頂前十年仍然保持比較高的增速,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的粗鋼需求在見頂前十年復合增速分別為3.3%、14.2%、2.5%、3.2%,剔除情況相對特殊的日本,其他幾個國家的粗鋼需求在見頂前平均能保持2%-3%的復合增速。
過去很多年,相關機構對我國的粗鋼需求屢有“見頂”誤判,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套用發達國家人均600公斤粗鋼需求的經驗,但多方面因素使得我國的粗鋼需求持續增加。一方面我國是全球前所未有的制造業大國,且疫情加劇了我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的地位,盡管全球化已經見頂,未來可能出現逆全球化的趨勢,長期來看對于我國制造業的地位不利。但疫情在全球的結束遙遙無期,中短期來看中國的制造業中心地位反而有所加強,有助于我國粗鋼需求的穩定。另外一方面,房地產需求盡管可能進入峰值區域,但下行可能較為緩慢,主要源于置換需求巨大,且我國人傳統的家鄉觀念,使得很多家庭在城市和鄉村均有置業需求,也有助于我國的房地產需求的相對穩定。
由此可見,根據發達國家人均粗鋼需求600公斤的經驗套用到中國并不適用,中國的粗鋼需求短期內難以見頂,發改委也表示,“十四五”結束之前我國對于粗鋼的需求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碳達峰將始終對鋼鐵行業巨大擾動
從長期來看,由于城鎮化進程持續,我國的粗鋼需求尚未見頂,若要實現碳達峰,只能通過廢鋼對鐵水的逐步替代,但如果需求增速大于廢鋼的替代速度,則鐵水需求難以達峰。在鐵水需求未達峰的背景下,要實現碳達峰戰略目標,行政限產的動力將加強,容易造成間歇性供需缺口。
一方面碳達峰是國策,另外一方面,鋼鐵行業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基礎材料, 鋼價的上漲將對很多其他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涂塑螺旋管價格的過快上漲也容易導致政策的負反饋,這樣將使得未來的鋼鐵行業將始終面臨多方面政策的擾動。在經濟增長、碳達峰、價格穩定等多重目標下,政策只能取得階段性平衡,而經濟增長的目標不可能放棄,不能以犧牲經濟增長來實現碳達峰,因此未來的政策只能三者取二,其中經濟增長是必選項——若要同時實現經濟增長和碳達峰,則對產量的限制將使得鋼價難以穩定;若要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價格穩定,則需要放開供給,則難以實現碳達峰。因此,未來鋼價的主導邏輯將反復在兩種政策組合間切換,而政策的長鞭效應將放大鋼材價格的波動。由于碳達峰是長期的戰略目標,價格穩定的目標可能將放在經濟增長和碳達峰之后,可能將成為最次要的目標,將使得鋼價和鋼材利潤易漲難跌。